第39章(第2/3页)

显然每个人都陷入了陛下性格温和愿意采纳百官意见的误区,而陛下有他自己的倾向。

两人同时捂住嘴巴,好像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一样震惊,可惜这种猜测不能和任何人说。

就连曲阁老也不能说,因为他老人家不会相信。

贺云昭也只是猜测,她并不能确定,只是在思维的碰撞中,她逐渐开拓视野,这才是最大的好处。

八月初八,乡试开始。

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考、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但有过失罢黜的官吏、贱籍、奴籍、父母丧事未满三年,祖父母丧事未满一年者不准应试。

总共考三场,每场三年,在京城东南方的贡院,每人一个半开的屋,吃喝拉撒睡都在其中。

只有每场考完的傍晚能够出来在外面小住一夜,且为了防范舞弊行为,采取锁院、搜检、监考等措施防范。

进入贡院时需要着单衣,在进门前要赤脚展示鞋的内外。

只不过前朝曾经出过兵卒故意为难导致考生受辱当场自尽的恶劣事件,所以本朝只在院试之前严格搜身。

在院试和乡试时搜查并不严格,只是摸考生的手臂腿部等,甚至于有些明显兵卒知晓此人声名的考生,搜查会更加宽松。

只是监考一如既往的严格,甚至于在考试期间,会有一名兵卒全程盯着三个人考试,以防止作弊。

贺云昭在进入贡院之前,便调整好自己状态,努力保持心情平稳,她脸上挂着笑容。

贺老太太与贺母站在一处,两人你握着我的手我握着你的手,贺锦墨站在一旁,她紧张的心脏砰砰直跳。

曲瞻和裴泽渊也跑来送考,曲瞻身上还穿着一身绿色的官服,送完贺云昭他还要赶去翰林院。

裴泽渊往这一立,另一边贡院的不少兵卒已经悄悄扭头看过来,他头戴獬豸冠,是典型的武将装扮,身上的服饰也极好认。

甚至兵卒的领头人往这边一瞧,心里便是一跳,裴将军怎得也来了,现在执行公务不便过去,改日可要记得去赔几句才是。

裴泽渊如今的正式官职是正四品的忠武将军,忠武将军不是封号而是一种武将里的官名。

但京都大营的人都清楚,这位裴将军年纪虽小,但代表的可是指挥使裴尚玄,兼之他还是陛下的亲外甥,没人敢小瞧这位小将军。

裴泽渊待人很好,最舍得给钱,虽然不是十分能拿捏人心的人,但是他大方绝不吝啬,待手下的兄弟们十分好,带着几分睚眦必报的匪气。

没在军中混过的文官自然不太清楚,聪明人在军中不一定好能混的开。

反倒是带几分匪气才能混得好,底下人也愿意跟你,裴泽渊也算是找到了适合去的地方。

贺云昭与家人说了几句话,才走过来与朋友们说话。

“保持镇静,不要提前交卷,检查三次以上!”

曲瞻快速叮嘱几句后就闭嘴了,他是最懂这些的,此刻必不让贺云昭分心。

裴泽渊立在一旁,他神情淡淡,不争不抢的看着曲瞻说话。

等二人说完,他才上前,嘴角一抿,眼眸中满是信任,锋利的眉眼柔和下来,声音低沉语气却温和道:“小贺哥哥,你的学识人人都看在眼里,我不太懂但我相信你一定能得到第一名。”

曲瞻扭头,“?”

贺云昭微愣,随即弯了嘴角,她轻笑道:“我也认为我是第一名。”

光从她的睫毛处扫过,白皙的侧脸显露出坚定的神色,她是个对自己十分自信的人。

裴泽渊用力点点头。

眼看着贺云昭迈步进入贡院,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的盯着。

兵卒十分友好,小心翼翼的检查了贺云昭的所有随身物品,考篮和衣物都仔细搜查过。

“请。”

贺云昭颔首,她道谢。

直到看不见贺云昭的背影曲瞻才离开,他还要骑马去翰林院。

贺老太太哎呦一声捂着胸口,“看着小昭进去,我这老太太也跟着紧张起来。”

贺母拍拍老太太的后背安慰道:“母亲莫慌,小昭必定是十拿九稳,她心里可比咱们有成算多了。”

裴泽渊扭头看了一眼,随即迈步过来,他伸出手来扶住贺老太太的手臂,关心道:“您慢一些。”

贺老太太惊讶,问道:“是小裴将军?”

裴泽渊点点头,他扶着老太太上了马车,还要伸手扶着贺母上车。

贺母犹豫片刻,还是伸出手让他扶着了,只是招呼了一声锦墨,“锦墨,快上来。”

贺锦墨忙应一声,她小跑着过来自己踩着杌凳上车。

隔着马车窗户随意聊了两句,话题中心无非就是贺云昭,贺老太太还关心了一下裴泽渊在京都大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