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3/3页)

篡位之后,李靖的战功源于李世民择其为军事统帅。

秦念对李世民治军的推崇,显然并非出于私心。

【李世民:非朕一人之功,皆为众将士竭诚奋勇,戮力同心之故。】

此时李世民总算是收拾好心情,可以再次与秦念相谈。

【秦念:将士愿意与你戮力同心,那也是因为你以身先之且同甘共苦。】

曾与陛下共同征战的大唐将士皆忆起往昔。

以身先之。

陛下领兵作战,常将骁骑冲阵,所向披靡。

亦常终日不解甲,昼夜追敌以歼之。

主将“每战,亲被甲胄为士卒先”,将士们又岂能不为之鼓舞,拼死作战?

同甘共苦。

“每行军顿止,必先巡阅营垒,士卒未食,未尝先餐”,“有卒病疽,太宗亲为吮脓”,“与军士皆露宿于野,雨雪不张盖”。

是故将士们都愿意为陛下效死。

身在襄州任都督的尉迟敬德同样感触极深。

当初他与寻相举城降唐,寻相与刘武周手下的降将都叛唐,唐军其他将领都认为他也会背叛,就将他囚于军中。

屈突通、殷开山认为他会因为被囚而产生怨恨,建议陛下杀了他。

唯有陛下信任他,不仅命人释放他,还亲自赐他珠宝,告诉他如果想要离开,这些财物就是路资。

在那时,尉迟敬德就决意效忠陛下。

【李世民:谢秦皇盛誉!】

确认秦念此言并非欲抑先扬,李世民坦然受赞。

心结已解,现在的他更加自信。

因天幕的存在,可以避开诸多过错,李世民确信自己将会开创更高的伟业。

【秦念:朕还没夸完。卫霍李靖的战术皆在巅峰,但战术是为战略服务,没有卓越的战略部署,战术上再怎么取胜也毫无意义。】

【刘秀:正如项羽多次胜于战术,然而于战略上毫无意义?】

刘秀一点即通。

至于为何突然出言,是因为项羽败于高祖之手。

此番出言,当然是迂回委婉地称颂高祖。

十日前的话题中不慎累及高祖,但此番是应和秦念,应不会再带累先祖。

【秦念:你家高祖虽然战术上面对项羽一输再输,但战略上善于采纳张良韩信等人的谋划,无论怎么输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