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3/3页)
秦念当然是在危言耸听。
事实上知道这事的人不多,也没人会责怪早逝的孝明皇后。
但秦念必须这么说,才能让各朝的皇帝掂量着:
因为顾念死者的旧情去饶恕罪人,那么罪人的罪孽就会被后人算在自身以及这个死者头上。
【赵匡胤:孝明皇后早逝,她不知此事!】
【秦念:她冤,还是被脔割而死、被杀食的上百人更冤?】
【赵匡胤:……】
赵匡胤悲痛不能言。
而各朝的皇帝也都受到警示。
朱元璋脸色铁青。
庇护亲人有何不对?秦念为何如此不依不饶?
【秦念:冗兵之后是冗官。你朝冗官的俸禄在财政支出的占比甚至超过了军费。】
【赵匡胤:……为何?】
骤然又回到国政,赵匡胤强打起精神。
殃及孝明皇后非他之愿,如今也只能斩杀王继勋等人以谢天下。
还有给予那些无辜死者的家人以财物,抚慰死者。
【秦念:赵光义一朝,执政仅二十一年,科举制录取进士就录取近千五百人,以及考进士多次不中特赐本科出身的特奏名两三千人——唐朝到灭亡也才取了七千多人。】
【李世民:……】
【赵匡胤:……】
赵匡胤猜得出光义为何如此。
得位不正,试图以此笼络天下士人之心。
难怪光义明知折杖法之弊,却没有对其作任何改动。
既然要笼络人心,又哪里会改动于官吏有益的折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