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2/3页)

“……臣,叩谢君恩。”

不同意,就是死。

只有活着,才有机会。

【李太平:秦皇所言极是,朕会重用他。】

李太平当然知道李隆基只要活着,就是对她的威胁。

但倘若杀了李隆基,她又未能成就盛世,后世将如何看待她?

她这一生都在薄冰上起舞。

不差这一次。

已经为帝,她的野心进一步扩大:

她欲要成为与阿娘比肩的帝王!

【李太平:皇兄,劳烦你问问三郎,他敢不敢留下朕?】

既然作出了留下李隆基的决定,那李太平就要给后世的李隆基添堵了。

【李旦:朕这就问。】

然而此时不是李隆基想不想留的问题。

是太平公主权倾朝野,不除掉她,他坐立难安!

“三郎,你姑母已年近五十……”

李旦忍不住为妹妹说情。

他现在也就只剩下这一个妹妹了。

在确定妹妹登基后会重用三郎之后,李旦更是希望三郎能留妹妹的性命。

【李隆基:姑母权倾朝野,朕如何留你?】

李隆基不得不发言。

他倒是想隐瞒诛杀太平公主一事,但瞒得了先帝瞒不了治下万民。

如今姑母如此挑衅,分明是指他不敢留她是不如她!

………

李治颔首。

他此前还不确定太平的能力究竟有多高。

弑兄一事有可能是因缘际会,若无天幕,就是李隆基登基而不是太平。

如今李隆基这么说,倒是证明太平确实极有能力。

【李太平:不敢留就是不敢留,多疑而已,何必找什么借口?】

李太平当然也看得出这个李隆基时期的自己已经死了。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鄙夷就行了。

【李隆基:……】

李隆基怒不可遏,却不知该如何反驳。

他分明有理,但在李太平“朕会重用他”这句话下,他无论说什么都显得势弱!

【秦念:这个李隆基看来是吵输了。】

【秦念:李旦,你反正要禅让,要不现在就禅让吧,朕想看看群里出现第二个李隆基会是什么状况。】

【李旦:……?】

李旦虽然已经习惯禅让。

载初元年,主动禅让帝位给太后,降为皇嗣。

圣历元年,主动将皇嗣位逊位于李显。

今年他又做好了禅让给太子的打算。

但就是禅让不应该先择良辰吉日吗?

【秦念:你挂什么问号,难道你要坐视大唐百姓都觉得李隆基不如李太平?】

李旦被说动了。

太子李隆基欲言又止。

但此事于他有益,所以他不会出言阻止。

【李旦:禅让之事,非一时可以完成。】

【秦念:你先试试在群里说一句你要禅让李隆基,仪式可以以后再补。】

【李旦:……朕要禅位于太子李隆基。】

李治摇摇头。

他现在知道四子为何被天幕视为平庸的君王。

竟能如此没有主见,轻易就被秦念左右。

【系统:检测到嘉宾组成员“李旦”禅位于“李隆基”。】

【系统:相关皇帝加入群聊:李隆基。】

秦念想笑。

李显说嘎就嘎,李旦也是说禅让就禅让。

神速啊。

嘉宾组李旦消失。

开放的历史话题又增加了“唐睿宗李旦“,看来不仅死了会开放话题,禅让也行。

至于李隆基……

【李隆基(56):二十八年前的朕?】

“李隆基”加入群聊之后,“嘉宾组”的“李隆基”就都后附数字。

由于能够“理解”天幕上的字,李隆基已然看出“56”指代的是自己的年龄。

【李隆基(28):……】

【秦念:好敷衍的区分方式。】

年轻的李隆基也没想到自己“入群”得这么迅速。

好在他已想好怎么反驳姑母所言。

【李太平:竟是四年以后的三郎?你也不敢留下朕?】

【李隆基(28):你留下我,是因为我有用,利大于弊;我留下你又有何益?】

年老的李隆基骤然警醒:

他此刻发觉自己确实沉溺享乐太久,以至于年轻的自己能想到的办法,现在的他却不能及时想到!

【李太平:……】

这下换李太平沉默了。

她确实想不出留下自己的“益处”。

李隆基的问题在于年老昏聩,偏偏她比李隆基还年长二十岁。

假如她是李隆基,还真没有留下自己的理由。

【秦念:有啊,当警钟用。警示自己不要发癫,不然随时可能被太平公主篡位。】

【李隆基(28):……姑母年长我二十岁。】

既然五十六岁的自己还处于大唐盛世,难道要指望七十六岁的姑母警示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