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了缘(第3/4页)

而在禅房的拐角处,影影绰绰地站着一帮人。

整个三皈寺,十八个和尚,一个不落,都在此处了。

除了几个年岁偏大的和尚,受不得风,身上裹着一件烂佛袍,大半和尚都脱得精赤赤的一条,只穿着裤衩,个个都像是刚从被窝里爬出来。

一群光头,鬼魅似的盯着那个在房中来回踱动摸索的身影。

有人低声感慨:“乐大人说的竟是真的,真有人来找账本!”

站在人群正中的了然方丈寂然无语,一双老眼里闪动着星火,盯牢了门后映出的身影。

……

当年,了然还是个佃户。

出门给他送午饭的媳妇,被替乡绅巡看耕地的狗腿子看上,见色起意,将他掠回府中凌辱。

他得知噩耗后,壮着胆子,上门哀求那狗腿子,盼他将妻子还给自己。

像他和媳妇这样的小人物,该认倒霉就认倒霉。

只要能把媳妇接出来,替她治好伤,日子还不是照样过?

他就怕她受了欺负,又没人撑腰,一时想不开,寻了短见。

然而,了然低估了这人的霸道蛮横。

他遭了一顿痛打,被丢入山中喂狼。

正在死生之境时,他遇到了还算年轻的了缘师兄。

那时,他是个领了方丈命令、出来砍柴的胖和尚。

他咬着牙,把重伤的了然背过了两道山梁。

期间,他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话,了然都已忘却。

唯有一句话,教了然印象鲜明,至今难忘:

“你可撑住了,万万别死!还有人在等你呢。”

了然无力道:“她怕是……也活不成了。”

了缘朗声道:“别这么说!人要活着,才有指望!你得好起来,亲眼看她活没活成!要是活着,你想办法把她接走;要是死了,你就回来山里,给我做个伴儿吧!”

后来,了然伤愈后,悄悄下了山,又在某一日的午夜,悄悄摸回了三皈寺。

自此后,他再没下过山。

他眼看着了缘从一个面貌和善的胖大和尚,接过了三皈寺方丈的衣钵。

了缘是读过书的,很是聪明温和,他常教导了然等僧侣读书习字,用以打发山寺时光。

在岁月磨洗中,他变成了一个瘦如枯柴的老和尚。

他常在深夜里,抚着一本旧账本,久久怔忡,仿佛在等待什么永远不会来的东西。

直到那年,一个俊俏郎君踏入了无人问津的三皈寺的破门槛。

那时的了然,就像现在这样,与其他几个好奇的小沙弥静静候在阴影中,看着姓乐的大人与了缘方丈对谈。

这是了然第一次看见,了缘露出那等悲愤痛楚的神情。

他眼底里烧着的,是不甘的燎原暗火。

告别了方丈后,乐大人却并未离去,而是步调一转,径直向他们而来。

在他们跟前站定,乐大人毫不客气,开门见山:“我观了缘方丈,神情枯槁、面色灰黑,恐非长久之相。”

了然不语,打量着来人的形貌。

这人面色瓷白,眼底有淡淡青影,唇色淡淡如无,看上去亦颇有红颜薄命的萧索意味。

了然平淡答道:“阿弥陀佛。世间万物,难逃生老病死,方丈亦是凡人,难免有病苦缠身。乐大人慈悲,贫僧代方丈谢过。一切随缘便是。”

“缘?”乐无涯浅浅一笑,“好一个缘。方丈的法号,也是一个‘缘’字。”

他停顿片刻,方道:“方丈有一桩红尘尘缘,积年未了,你可知晓?”

本来作鸟兽状散的僧侣们,听到事关方丈,便又陆陆续续地聚了过来。

自从前任方丈圆寂后,了缘便做了主,经常收留那些个无家可归的人,施舍他们一碗热粥,一个面饼。

愿意留的留,愿意走的走。

这里的僧侣,与了缘方丈,皆有大缘法。

他们无法不关心方丈的事情。

了然代表众僧,开口相询:“乐施主乃红尘中人,既然方丈深受红尘尘缘羁绊,是否可以相帮?”

谁想,乐无涯斩截利落地摇了摇头:“我帮不了什么。”

他举起手中方丈交给他的一个包袱:“方丈早年蒙冤,流落至此,手头证据,除去他自己,只有这么一本老账本。以民告官,欲翻旧案,无论告到哪里去,他都只有被人用大棒打出来的份儿,连公堂都上不去。”

了然早已习惯了失望,态度平和道:“那大人有何办法?”

见他能迅速领会自己的意图,乐无涯赞许地抿唇一笑:“我会设一谋,把与了缘方丈有干系的人骗到这寺中来,再借你们的手,把事情闹大。不过,这一来,需得等到方丈辞世,免得方丈被人灭口;二来,需得候一绝佳时机,否则,打草惊蛇,万事休矣;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