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三章 图尔斯家族(第14/24页)

出于对格温德的失望,毕司沃斯先生开始在他以前所不齿的那些姐夫妹夫们身上看到一些长处。其中一个叫哈瑞的,个子高大,脸色苍白,沉默寡言。他大部分时间都在长桌子边待着,动作慢吞吞地,然而机械又利落地扒着那一堆米饭,他怀孕的妻子在一边照看着他。他在厕所里磨蹭的时间更长,这使得人人都害怕他。“当哈瑞上厕所时,他们应该摇铃示警,”毕司沃斯先生对莎玛说,“就像他们要断水的时候摇铃一样。”哈瑞是病人,这在哈奴曼大宅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他的妻子带着悲痛和自豪讲述着不同的医生对他做出的可怕诊断。他看上去比任何人都更不适合于地里劳作。很难想象以他这样细柔的声音可以支唤劳工,可以责备他们偷懒,或者呵斥劳工之间的争吵。他实际上是一个梵学家,受过专门的训练,他也爱好这个。当他换下在地里劳作的衣服,扎上腰布,然后坐在楼上的阳台上阅读一本巨大而笨重的印地语书的时候,他看上去比任何时候都舒心。那本书搁在一个漂亮的克什米尔阅书架上。当两个神不在的时候他就会做礼拜,还不时地给一些亲朋好友举办宗教仪式。他谁也不得罪,谁也不讨好,只沉迷于他的疾病、食物和宗教书籍当中。

在他不劳作的空闲时间里,他不是在阳台上阅读就是待在厕所里。除此之外,他几乎没有什么剩余时间,而只有在长桌子跟前吃饭的时候别人才能打搅他。但交谈还是很困难。因为哈瑞相信每一口饭应该咀嚼四十次,他吃饭的时候动静很大,而且非常专心致志。

有一天晚上,毕司沃斯先生坐到哈瑞旁边,哈瑞若有所思地瞟了他一眼,他的妻子则狐疑地盯着毕司沃斯先生。毕司沃斯先生耐心地等着哈瑞把满嘴的食物嚼得稀烂,然后迅速地问:

“你怎么看待雅利安教徒?”

他指的是从印度来传教的印度教新教的传教士,他们宣扬说种姓无关紧要,印度教应该接受皈依者,神像崇拜应该被取缔,妇女应该受教育,他们宣扬的教义和图尔斯家族所虔诚信奉的传统教义格格不入。

“你怎么看待雅利安教徒?”毕司沃斯先生问道。

“雅利安教徒?”哈瑞说,又开始吃另一口饭。他的语气显示出这是一个恶作剧的人问的愚蠢问题。

哈瑞的妻子显出愤怒的神色。

“是的,”毕司沃斯先生说,绝望地打破停顿,“雅利安人。”

“我觉得他们没有什么。”哈瑞咬了一口辣椒,露出尖细的老鼠牙一样的小白牙齿,那在他这样一个高大而行动迟缓的人身上形成惊人的反差。“我听说,”他继续说,语气里完全是戏谑和责备,“你一直在努力研究他们。”

毕司沃斯先生几乎皈依了雅利安人宣扬的新教。

那个叫米瑟的闲散的记者怂恿他去听番克耶·瑞的演讲。“你知道,他和任何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特立尼达的梵学家都不一样。”米瑟说,“番克耶取得了学士学位,而且是个法学学士。这人是一个真正的雄辩家。一个纯化论者,伙计。”毕司沃斯先生没有问什么是纯化论者,但是听见米瑟满怀敬意地说出这个字眼的时候,它对他来说充满了魅力,不但蕴含着纯粹和尽善尽美,而且带着高雅和教养的含义。

还有一个让他动心的理由是:集会的地点是耐斯家族的家里。耐斯家族拥有土地和一家肥皂厂,是图尔斯家族在阿佤克斯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在耐斯家族和图尔斯家族之间有一种由来已久的敌意,就像伊斯兰教和印度教之间毋庸置疑的敌意一样。当耐斯家新建了一栋具有西班牙港现代风格的新房子之后,两家的敌意越发尖锐起来。

当毕司沃斯先生看见番克耶的时候,他想:纯化论者。这人是个纯化论者。番克耶穿一件紧身的黑色长印度外套,风度优雅;当他和毕司沃斯先生握手的时候,毕司沃斯先生立刻被他的亲切征服了,同时得意地发现番克耶·瑞不但和他一样矮小,还有一个同样丑陋的鼻子。他还有极为沉重的松弛的眼皮,使得他看上去既可能滑稽又可能凶狠,既可能仁慈和蔼又可能傲慢不可一世。他们寒暄了几句,针砭时政,这使得番克耶在开始抨击宣扬传统的印度教教义之前,尤其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缓缓地说着,并不张扬,似乎在说每个词之前都预先品味一遍,正如一个优秀的纯化论者。更让毕司沃斯先生耳目一新的是原来平平常常的词语在连成句子之后会有那样的均衡和美感。他发现自己同意番克耶·瑞说的一切:在几千年来的宗教中,神像是对人类智慧和对上帝的侮辱;一个人的出身不是很重要;一个人的种姓应该只以他的行为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