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第49/50页)

[37] 法国17世纪喜剧作家,著有《悭吝人》、《伪君子》等喜剧名篇。

[38] 三家剧院系指著名的意大利喜剧院、皇家歌剧院和法兰西喜剧院。

[39] 法国17世纪著名剧作家,著有《熙德》等名剧。

[40] 古罗马将军、政治家(公元前106-公元前48)。

[41] 古罗马将军(公元前123-公元前72)。

[42] 拉丁喜剧作家(约公元前190-前59)。

[43] 希腊喜剧作家(公元前254-前184)。

[44] 希腊喜剧作家(公元前450-前386)。

[45] 希腊喜剧作家(公元前342-前292)。

[46] 法国17 世纪的著名悲剧大师,与高乃依齐名,著有《昂德罗马刻》等名剧。

[47] 这儿的“第一人”系指伏尔泰。卢梭与伏尔泰在许多问题上意见相左,成见颇深,论战不休。卢梭的这句话是在讽刺伏尔泰在诗剧的创作方面虽然有所改进,但非他的独创,而是鹦鹉学舌,仿照英国人的样子。

[48] 在这一点上绝不可把莫里哀与拉辛相提并论,因为莫里哀与所有其他剧作家一样,爱用格言警句,尤其是在他的诗剧中。而在拉辛的剧作里,全剧都在表现人的情感,他善于让每个角色表露自己,而在这一点上,他在法国的剧作家中确实是无出其右的。——原作者注

[49] 建于法国巴黎市内的一座修道院,创建于1626年,后成为法国一个教派,成员都是当时的高僧教派非神职人员团体的成员或信徒,以逻辑学家、教育家闻名于世。

[50] 传说中的特洛伊国王普里亚蒙斯和王后艾卡柏的女儿。特洛伊城被攻破之后,阿基里斯的儿子要把她作为祭献,杀死在阿基里斯的坟前。波丽克塞娜的父亲告诫她“死要死得不失尊严”。

[51] 法国17-18世纪的著名演员,卒于1729年。

[52] 古罗马皇帝(公元前63- 公元前14)。

[53] 法国17-18世纪的著名演员,卒于1730年。

[54] 伏尔泰的剧作《阿尔齐尔》中的女主人公。

[55] 法国17-18世纪的著名演员,卒于1731年。

[56] 法国17-18世纪的著名演员,1761年退出戏剧舞台。

[57] 古罗马将军塞皮翁之女(公元前189-前110)。自年轻时起孀居,以貌美贤惠、教子有方著称。

[58] 法国著名剧作家(1674-1762)。

[59] 路易十四的法国元帅(1637-1712),优秀的军事家,战功赫赫,又是杰出的外交家,以仁慈著称,深受士兵爱戴。

[60] 法国主教和作家(1651-1715),曾为太子的太傅,著有《忒勒马科斯历险记》,对路易十四的朝政颇有讥讽,后不得志而去世。

[61] 德·圣萨伏兰将军(1668-1737),瑞士沃州人氏,先在荷兰军中服役,后受雇于奥地利军队,被派往瑞士新教徒所在省份,以扼制法国新教徒在瑞士的影响。1716年去英国服务,被任命为驻维也纳的行政长官。

[62] 对于那些了解朱丽的个性与处境的人没有立即看出这种怪论并非她的本意这一点,我很不以为然。大家很快就会看到,她的情人并没中她的圈套;如果他真的中了她的圈套的话,那他也就不会再爱她了。——原作者注

[63] 瑞士哲学家(1663-1748)。这儿所说的他新近出版的书,系指他1737 年在洛桑出版的《评波普的关于人的论文》。

[64] 英国作家(1688-1749),著有《关于批评》、《关于人》等文论,提倡古典主义文艺理论,译著有《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65] 如果读者赞成这条原则,并用它来评判这本集子的话,本集子的编纂者是不会表示异议的。——原作者注

[66] 系指蒙田(1533-1592)法国作家。加斯科尼为法国西南部一地区名。卢梭在此引用的蒙田的话,原话为:“腹中空空无食的饥饿,远比只饱眼福的饥饿更加的难受。”

[67] 我亲爱的哲学家,咱们还是替自己说上几句吧:为什么别的人没有这么幸福呢?因为一个风骚女子在向所有的人滥施她只应给唯一的一个男人的感情。——原作者注

[68] 这种情况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了。从信中所谈及的情况来看,这封信虽说是好像写于二十年前,但从风俗,从笔调来看,我认为它像是上个世纪写的。——原作者注

[69] 在上一次战争中我见过这种事,但据我所知,在这一次战争中却没有了。已婚男子是被免于征兵的,因此,有好多人趁机结了婚。——原作者注

[70] 希腊神话故事中诸神居住的地方,在这里有暗指体育之意。

[71] 希腊神话中阿波罗和缪斯诸神居住的地方,暗指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