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了一篇关于物质和精神之宇宙的随笔(第15/38页)

现在,我们已经通过辐射使球体内充满了均匀扩散的原子。两种必需的状态——即辐射状态和均匀扩散状态——都已实现;而且是通过使它们的同时实现有可能被想象的唯一 方式。因此,我满怀信心地希望在布满该球体内的原子之现状中找到我们要寻找的那个秘密——万有引力之运动方式 的根本原理。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原子的实际状态。

它们位于一系列的同心层中。它们均匀地扩散在整个球体空间。

由于原子是均匀分布,所以这些同心层(或者说同心球)的表面积越大,附着于上面的原子就越多。换言之,任何一个同心球表面上的原子数量均与该球体的表面积成正比。

但在任何一层同心球内,表面积都与球壁离中心的距离之平方成正比 。[33]

所以,任何一层的原子数量均与该层离中心的距离之平方成正比。

但任何一层的原子数量均为发射该层原子的力之量度——即与力成正比。

所以,辐射任何一层原子的力均与该层离中心的距离之平方成正比:——或概括地说,

辐射力与距离之平方成正比 :——或具体地说,

把任何一个个体的原子送达其空间位置的力与该原子的位置离该空间中心的距离之平方成正比。

就我们现在所知,反作用力 乃逆转之作用力 。所以,如果先把引力的一般 原理理解为一个作用之反作用——理解为扩散状态中的物质 要回归被扩散前的独一性 的愿望之表现;然后再呼唤心智来判断这种愿望的特征 ——这种愿望自然的表现方式;换言之,呼唤心智去想象一种可能的回归法则,或者说回归的运动方式 ;这样就免不了得出这个结论:这种回归法则应该正好是分离法则之颠倒。事实就应该如此,至少任何人在目前都有充分的理由予以承认,直到某一天有人提出为什么事实不该如此的能自圆其说的理由——直到某一天有人想出一个人类心智觉得更可取的回归法则。

那么,我们可以由因及果 地假定,以一种与距离之平方成正比的力被辐射到空间的物质会以一种与距离之平方成反比 的力回归其辐射中心:而我已经证明过,[34] 任何能解释为什么原子会依照一种法则趋向于总中心的原理都必须被承认为也能满意地解释为什么原子会遵循同一法则相互趋向的原理。因为,朝向总中心的趋势实际上并不是朝向中心本身,不过由于该中心是这样一个点,原子趋向于它便可非常直接地趋向于它们真正而本质的中心,即统一性 ——趋向于绝对的、最终的万物合一 。

这里所包含的思考对我的头脑来说一点儿也不困难——但这个事实并没有让我忽略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这种思考对不太习惯抽象思维的人来说可能会很艰难:——而总的来看,我们最好是换一两个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

最初由上帝的意志创造的那种独立的、无关系的微粒肯定是处于一种绝对正常 或绝对恰当的状态——因为不正常就意味着关系 。正常是肯定;异常是否定——是对正常的全然否定;正如冷是对热的否定——黑暗是对光明的否定。要说某一现象不正常,那必然有与之处于不正常关系 的另外某一现象——或是它未能满足某种条件;或是它违背了某种规律;或是它侵害了某种本质。要是没有这样的本质规律或条件与该不正常现象相关——尤其是如果压根儿就不存在任何本质、规律或条件——那么该现象就不 可能不正常,因此它肯定正常 。

任何从正常的偏离都包含着一种向其回归的趋势。与正常、恰当或者说合理的一种相异可以被理解为仅仅是因克服一种困难所致;而如果克服困难的力未被无限延长,那种根深蒂固的回归趋势则终将被允许自己发挥作用以达目的。那种力一旦被收回,趋势便开始发挥作用。这就是作为有限作用力之必然结果的反作用力的原理。如果用一种其措辞看上去矫揉造作但仍可被接受的说法,我们可以说反作用力 是从作为目前存在但却不该存在 的状态向作为原始存在因而应该存在 的状态之回归:——请允许我在此补充,绝对的反作用力 无疑会被发现总是与原始创造力 的本体——真实——绝对成正比——如果后者可以被测量的话:——因此,可以想象的最大反作用力必定是我们现在所讨论的这种趋势中显现出来的力——即回归绝对 起源、回归最初 本质的趋向力。所以,万有引力必定是最强的力 ——这是一个从推演 中获得并由归纳证实的概念。我如何使用这概念将在下文中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