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正公书札卷十六(第9/13页)

复胡宫保 咸丰十一年八月二十八日

得惠书,知得张帅处佳桂服之有效,至以为慰。二十八日得惠书,调多军上击援贼,并商下游城守之事。侍于初七日到安庆,即令舍弟函商多公由安庆拨兵往守桐城,以便多部全数上剿狗、辅诸贼。旋接多公复函,渠之辎重、米粮、子药全在桐城,应自留数营守桐,而亲率马步大队回援楚疆云云。桐城既归多部留守,舒城本可不守,惟庐江急须驻守,无为急须进攻。舍弟因欠饷太多不能拔营,实深焦灼。顷得鄂解一万,江解三万,定于初一日成行。二日内雨大泥深,不知朔日能少止否。小岑兄赴鄂诊视尊恙,亦因雨阻,朔日始成行也。

复李筱泉 咸丰十一年八月二十八日

委员到,接八月初六日一缄,二十八日又接十四日惠书,具悉一切。饷银三万恰济眉急。军士将进庐江、无为,不能成行,得此款可以拔营矣。

安庆克复,池州、庐江、桐城、舒城以次收复。下游北岸惟庐州、无为、巢县有贼,南岸惟青阳、石埭有贼,闻均不甚多。上游宿松、黄梅、广济、二蕲皆已克复,黄州水陆合围,指日可下。

东南之事方有转机,乃闻鼎湖弓剑之变,不知中外臣民何以无福若此!我大行皇帝临御十二年,无日不在艰难危厉之中。即安庆捷报,竟不及早到甘泉,博玉几末命之欢。此先皇之遗憾,亦臣子之至痛。现拟俟鲍军肃清江西后即行进攻宁国,多军肃清湖北后即行进攻庐州,不知饷项果能接济,不误师行否。

致胡宫保 咸丰十一年九月初一日

闻成武臣军实于十八等日击败狗党于上巴河,而雪琴二十四黄州来书尚未说及,鄂垣亦迄无明文,殊不可解。江西之贼,鲍公自解抚州围后,跟踪追剿,二十二、三两日,将贵溪、弋阳、湖坊、双港、河口等处贼垒七十余座一律踏平,杀贼万余,广信之围亦解。江西指日可肃清矣。公自去夏惠拨霆军助剿南岸,正月之破黄逆巨股,七、八月之破李逆等股,公之福江、皖生灵,岂可以数计哉!

筱岑兄今日赴鄂诊视尊恙,有赵君惠甫烈文,常州恭毅公之后,学问闳通,文辞雅赡,尤精于黄氏之医说。筱岑兄要之同行,侍亦浼其并诊玉体,渠亦亟思瞻对大贤光仪,重阳前后当可奉谒左右也。

致李希庵中丞 咸丰十一年九月初一日

闻黄州于二十四日克复,欣慰无似。随州孤城,计亦即日可下。鄂疆肃清,不出重阳前后。江西肃清,亦在此数日内。润帅闻此,或者一笑解颜,霍然病已,则阁下可放心东来,共展良觌。不知天从人愿,果使润帅占勿药之喜否。

陈心泉太守今日来安庆相见,渠与李少荃同年至交。少荃因有妻丧,新回江西料理家事。国藩嘱心泉小住半月,一待阁下复信,一待少荃来面商,总期位置得宜,俾展所长也。

复左季高 咸丰十一年九月初三日

大丧典礼,军中仅大员素服三日,尚须于营外设次。其弁勇则照常办事,不素服,不蓝印,不蓄发。弟因现住省城,与学使、府县等官相处,故参用地方官仪制。公则以九卿治军于外,宜全用军营仪制也。

鲍军扫清湖坊、河口一带,解广信之围。江西腹地肃清,此后饷源当稍宽裕。浙贼太多,回窜江西乃意中之事,必至之势。广信、河口一带,不得不烦阁下镇驻其间。霆军纪律不严,若久驻腹地,恐商贾不愿出其途,反于厘饷有损,故惟贵军最宜耳。弋阳距铅山、贵溪、兴安,皆在数十里之内,距双港、河口、湖坊、港口,亦不出数十里,与广信呼吸相通,似是适中之地。大纛是否应驻弋阳,乞裁示。芗泉到后,尊处即可分兵援浙矣。目下且保全江西善地,壹意与民休息。俾丁、漕、厘务三者皆大有起色,次第清偿欠饷,庶收士马饱腾,毛羽丰满之效。黄州于二十四日克复,随州亦必速下。湖北肃清后,亦宜息民裕饷,以清积欠。

润帅久无信来,不知迭闻捷音,病可少减否。

复周寿山文任吾 咸丰十一年九月初四日

顷接来缄,知胡宫保于二十六亥刻仙逝,痛心之至!忧国之诚,进德之猛,好贤之笃,驭将之厚,察吏之严,理财之精,何美不备?何日不新?天下宁复有逮斯人者耶?附身附棺,得阁下妥为料理,自必诚信弗悔。此外诸事,亦不必过于耗费,以符润帅晚年醇朴之指。外间奠金概存积为箴言书院之用。书院诸事,鄙人当与希庵中丞主持一切。倘有余资,则惠及胡氏宗族,以佐书院所不逮。国藩前批书院条约时,亦曾略引其端,不识润帅曾别有布置否。

灵柩还湘,应请两君护送。如族党有更须泽润之处,即早为筹及。在鄂预定一切,到益阳后,两君自措置裕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