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分:上帝之城(第10/34页)
“去年斯塔瓦科斯领导了一场和天主教教会争夺基督诞生教堂的战役——在我记忆中,这场争夺他是赢家。他当真激怒了几位天主教的主教。见鬼,他到这里来干什么?”
“应当由你告诉我们啊,安吉!”主持人故意刁难她。
“你给我少啰唆,瑞克,”安吉·米瑞利斯已经厌倦和这位大脑空空的无知家伙打交道了。她啜着咖啡,过了一两分钟的样子声称:“我想我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能不能告诉我们?”
“欢迎!”德安东尼奥红衣大主教亲吻了斯塔瓦科斯的双颊。他发觉这人胡子的味道实在不好闻,不过也没有办法。天主教的大主教给东正教总主教带路,步入会议室。会议室里有十六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边,桌子末端有一张椅子空着。斯塔瓦科斯在空椅子上坐了下来。
“感谢您参加我们的会议,”国务卿塔尔博特说。
“谁都不会拒绝这样的一份邀请,”总主教答道。
“您已经读过简报资料了吧?”简报早已由使者送过去了。
“非常富于雄心,”斯塔瓦科斯谨慎地承认。
“您愿意接受在本次和约中的角色吗?”
东正教总主教心想,这也太快了吧。不过——“是的,”他还是简要地答道。“我要求获得圣地内所有基督教圣殿的全部管理权。如果大家同意的话,那么我将非常乐于参加这项和约。”
德安东尼奥努力做到不动声色,竭力控制着自己的呼吸,心底里暗暗祈祷,盼望上帝能出手进行干预。他无法确定上帝是否答应了他的要求。
“天色太晚了,无法讨论如此横扫一切的大要求。”大家转过头来,说话的是苏联外交部第一副部长迪米特里·波波夫。“而且当在座各位都做出这么多让步的时候提出单方面有利的条件未免太欠考虑了吧。难道您出于这样的考虑就想独自阻挡和解的进程吗?”
斯塔瓦科斯对如此直截了当的斥责很不习惯。
“关于基督教圣殿的问题与本次和会没有直接关系,阁下,”美国国务卿塔尔博特评论道。“我们认为您在附加条件的情况下才乐于参加和会真是让我们非常失望。”
“也许我误解了简报材料的意思,”斯塔瓦科斯赶紧解释道,防护好自己的致命弱点。“可否为我说明在本次和会中我的位置究竟何在?”
“绝对不可能。”主持人哼了一声。
“为什么不可能?”安吉拉·米瑞利斯回问。“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理由可以讲得通吗?”
“这太离谱了。”
“是很出奇,”米瑞利斯表示同意。“可是还有什么别的适合的理由呢?”
“亲眼目睹我才肯相信。”
“你恐怕永远见不到。斯塔瓦科斯根本不喜欢罗马的天主教教会。去年圣诞节他们之间的那场交锋相当凶险呢。”
“我们当时为什么没有报道那件事?”
“因为我们当时忙着讨论圣诞节销售额下降的问题了,”你这个恶心的白痴,不过她没有加上最后这句。
“那么说是要成立一个独立的委员会了?”斯塔瓦科斯不喜欢这个想法。
“大主教metropolitan,基督教省首脑的主教,位居教皇之下。希望派出自己的代表,”波波夫说。波波夫仍然坚信马克思主义,而不信上帝,但俄国东正教教会都是俄国人,无论这一点多么不重要,俄国人必须真的投入本次和会。“我想说这种争执有点儿古怪。难道我们会因为基督教教会中究竟哪一方更有权势的问题,让这次和会停滞不前吗?我来此的目的是拆除引发犹太人与穆斯林战争的雷管,怎么基督教反而当了拦路虎呢?”波波夫冲着天花板问。德安东尼奥心想,这个人还真会表现自己。
“这是次要议题,最好留待基督教牧师专门委员会解决吧,”德安东尼奥大主教最终忍不住说。“我在上帝面前起誓,宗派之争就要结束了!”
我以前也听过这句话,斯塔瓦科斯提醒自己。不过,他怎么可能让自己如此见识短浅?他提醒自己《圣经》给他的教诲,提醒自己他可是坚信《圣经》上的每一个字。我居然表现得像一个白痴,还当着罗马人和俄国人的面丢人现眼!第二个念头就是土耳其人只不过是勉强容忍他出现在伊斯坦布尔——也就是君士坦丁堡!——这就让他有机会为自己的教会和圣事礼仪赢得广泛威望。
“请原谅我的卤莽,我竟然让一些令人遗憾的事件扭曲了判断力。是的,我一定会支持这一协定,同时我也坚信我的教友兄弟们会信守诺言。”
布伦特·塔尔博特仰靠在椅子里,低声祷告感谢上帝。这位国务卿并没有祷告的习惯,但是此时此地,在如此环境中谁又能回避得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