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风息(一)(第3/3页)

解季同:“回皇上,正是。礼部已备好一应贺仪,只等皇上御笔定夺。”

项铮颔首:“今天是个好日子,就点了吧。最近事忙,卷子的细节有些忘了,玉衡,你也读过三甲的卷子,复诵给朕听罢。”

说着,他又对五皇子、六皇子道:“你们俩也来听听。”

今科殿试的题目,还真被李、苏两举人押中了。

题目乃是《盐铁论》中的一句:“海者,天地之大利也”。

参与殿试的士子们已然登科,自是以求稳为主,多是含蓄地论证一番开放海防的利弊,最后落脚到“既然各具利弊,那么一切全凭皇上定夺”。

三甲试卷中,有两份将双方利弊剖析得极是明白。

解季同背过了这两份,便背起了第三份:“海者,天地之大利也。圣人制舟楫以通天下,设关津以利往来。然自前朝海禁以来,商旅不通,倭患日炽。今我大虞承平百年,当开海运以足国用,靖倭寇以安海疆,此诚经世之要务也……”

“停。”项铮忽然叫了停,问道,“所有殿试试卷里,只有明相照这么写吧?”

解季同答道:“是,仅他一人力陈开放海禁的益处,并认为开放海禁,方可尽除倭患。”

项铮:“那便是他了。”

解季同明白了项铮的意思。

但他并不多话,只静等一个明确的示下。

很快,项铮便给了一个定论:“报知礼部:今科探花为直隶季泰初;榜眼为豫州耿承允。今科状元……”

“益州明相照。”

……

离开昭明殿后,项知允行走如风,一转眼便没了踪影。

他们兄弟关系如此尴尬,已有一段时日了。

项知节见项知允走得飞快,失笑一声,自己却险些一脚踩空台阶。

在殿外等候的如风见状吓了一跳,急忙伸手搀扶,并低声询问:“爷,怎么了这是?”

项知节轻声说:“……他受伤了。”

如风不知内情:“谁?”

项知节迈开步子,以仅能叫二人听到的声音道:“他能去他身边,我也要去。”

如风:“……爷,您说谁?”

项知节不答,只是一味道:“他托我进言开放海禁,又如此拼命,力战不休,难道是为了他的功名吗?他对他,有这般重要吗?”

如风:“……”

他、他、他。

他到底是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