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了一篇关于物质和精神之宇宙的随笔(第21/38页)
我们已经知道,在上述凝聚过程中被抛出的天体可以把它作为母体表面时的自转 变成一种速度相等的环绕母体的公转 ;而如此形成的公转必定会发生,只要向心力,或者说被抛出的天体受母体吸引的力,与把它抛出的那个力相等,也就是说与离心力相等,更准确地说是与切向加速度平衡。而从这两种力起源的一致性来看,我们可能指望发现它们正是处于这种状态——一种力和另一种力完全平衡的状态。事实上已经表明,分离天体的作用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仅仅是为了保持这种平衡。
但在把向心力归因于无处不在的引力法则之后,天文学论著就一直时兴超越纯自然的界限去寻找切向加速度这种现象的解释——也就是说,超越第二 因去寻找原因。他们把切向加速度直接归因于第一 推动力——即归因于上帝。他们宣称,使行星绕主星旋转的力直接产生于那根手指——这是一种幼稚的说法——意思就是靠神力。照这种看法,有人设想完全形成的行星是被上帝之手抛到一颗颗恒星附近,上帝之手发出的原动力精确地适应那些恒星的质量,或者说适应于它们的吸引力。一种如此缺乏哲理的见解居然被如此心安理得地接受,这原因只能是除此之外就很难解释为什么像吸引力和切向力这两种看上去毫不相干的力会绝对精确地相互适应。但我们应该记住(比上述情况更互不相关的)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的一致性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绝对不可思议;甚至在天文学家中也有过一种强烈的意向,要把这个奇迹归因于上帝直接而持续的作用——据说上帝在这个特例中发现有必要为他的普遍法则特别增加一套补充规则,以便让世人永远看不见月球另一面的灿烂光辉或可怕景象——让那个神秘的半球一直而且必将永远避开人类天文望远镜的镜头。然而,科学的发展很快就证明了——对哲学家的直觉来说无须 证明的事实——一个运动不过是另一个运动之一部分——甚至仅仅是另一运动的一个结果。
对我来说,我不能容忍这些如此胆怯、如此无聊又如此笨拙的怪念头。这种毫无根据的想入非非属于那种最懦弱的思想。自然和自然之上帝性质截然不同,有理性的人对此不能始终怀疑。我们说前者仅仅是意指后者的法则。但一想到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上帝本身,我们同时也想到他的法则具有不谬性 。在上帝眼里既没有过去 也没有将来 ——对他而言只有现在 ——那么我们认为他制定的法则居然没考虑到每一个可能的偶然,这岂不是对他的亵渎?——更准确地说,对于任何 一个可能的偶然,我们除了将其视为上帝法则的一种结果和一种体现之外,还能把它视为什么?凡能摒弃偏见者均可有勇气绝对地独立思考,而凡独立思考者最终都必然得出法则归于法则这一结论——必然得出每条自然法则在各方面都依存于其他所有法则 这一结论,必然得出全部法则都不过是上帝意志的一次原始行使之结果这一结论。这才是宇宙起源 的原理,这才是我怀着必然的敬意在此大胆提出并坚持的原理。
由此可见,那种认为行星的切向力是由“上帝之手”直接赋予的幻想是多么浅薄,甚至极不虔敬;抛掉这种幻想,我认为切向力产生于天体的自转:——这种自转是由基本原子趋向于它们各自的凝聚中心之起动冲量造成:——这种冲量是万有引力法则之结果:——这种法则只是原子回归非个体性之趋势得以必然表现的模式:——而回归趋势只是那个最伟大的第一行为之不可避免的反作用——一个自存独存的上帝正是凭着他的意志通过这种行为在顷刻之间化为万物,因此宇宙万物生来就是上帝之一部分。
本文的一些基本假设启示我,实际上是暗示我,像拉普拉斯提出的那种星云学说需要做某些重要修正 。我已经说过斥力的作用是为了阻止原子相互接触,因此它与原子间接近的距离成比例——也就是说,与凝聚力成比例。[40] 换言之,带着热、光和磁这些复杂现象的电荷必须被认为是随着凝聚的发生而发生,反之则随着比重的产生,或者说是随着凝聚的中止 而中止。所以太阳在凝缩的过程中必然因斥力的产生而很快发热——变得炽热:因而我们能看出,它抛出环形物的运动实际上肯定借助了其表面随之冷却结成的一层薄壳。任何普通的实验都能证明,这种薄壳是多么容易因异质性而与里面的物质分离。但在每次抛掉外壳后,新的表面又会和先前一样炽热;炽热的表面会再次冷却结壳,一直到能分离的程度,而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也许可以被认为与太阳再次必须恢复被凝聚打破的两种力之平衡所需的那个时间恰好一致。换言之:——我们必须认为,电荷作用(斥力 )做好准备要抛出表层之时,正好就是吸引作用(吸力 )做好准备可抛出表层之际。于是这里的情况与各处一样,形与灵手拉手地走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