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了一篇关于物质和精神之宇宙的随笔(第24/38页)

根据我们对光的传播之了解,我们有直接的证据证明那些非常遥远的恒星已经以我们今天所见的形状存在了难以想象的漫长岁月。那么,团块集聚过程开始的时代无疑至少 可追溯到这些天体正在凝缩的那个时期。那么,要设想这些过程有的还在某种“星云”状态下进行,而其他所有的都被我们发现已经完全终止,我们就不得不借助某些我们实际上毫无 根据的假设——我们就不得不再次把那个亵渎上帝的特殊介入概念强加给讨厌的理性 ——我们就不得不认为,在这些“星云”的特例中,一个从不出错的上帝发现有必要采用某些补充规则——即对总法则进行某种完善——进行某种修改和匡正,总之就是要使其允许这些个别的天体推迟完成它们的凝缩,甚至超过既定的过程成千上万个世纪,而在那些过程中,其他所有的天体不仅有时间凝缩成形,而且有时间变得无法形容的老迈。

当然,有人会马上反驳说,既然我们借以看见那些星云的光肯定早在很多年以前就从星云表面射出,那么我们现在看到,或者说以为看到的过程实际上就并非 今天在进行的过程,而只是早在过去 就已经完成的过程之幻象——正如我坚持认为的所有那些团块集聚过程都必定 早已完成一样。

对此我的回答是:今天所观察到的已凝缩成形的天体之状态也并非今天之状态,而是一种早在过去就已经完成的状态;所以我从天体和“星云”的状态比较中引出的论据丝毫也没被驳倒。何况那些坚持认为星云存在的人并没有 把星云状态归因于距离之遥远;他们宣称那是一种真实的而并非视觉上的星云状态。事实上,要设想星云的确能被看见,我们就必须设想,与现代望远镜所观测到的已凝缩成形的那些恒星相比,它应该距我们很近 。那么,要坚持认为所说的那些现象是真正的星云现象,我们就应该认为它们距我们的视点相对而言比较近。因此,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它们的状态必定属于一个不很遥远 的时期,至少不会比我们今天观测到的大多数恒星之状态所属的时期更遥远。——总而言之,天文学何时能证明有一团我们现在所讨论的这种意义上的“星云”,那我就何时能认定宇宙起源星云学说非但没被该证明所证明——而且被该证明无可挽回地推翻。

然而,为了把恺撒的东西不多不少地 归还恺撒,请允许我在此说明,那个把拉普拉斯引向如此辉煌之结果的假说之假设,似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种错误的想法向他提供——这就是我们刚才一直在谈论的那个错误想法——即人们对所谓的星云之性质的非常普遍的误解。他假定这些星云实际上正如它们的名称所示。事实是这个伟人极不信任他自己超凡脱俗的知觉能力。所以对星云的实际存在——一种被他那些用望远镜观测的同时代人那么自信地坚持的存在——他更多的是相信他的所闻,而不是相信他的所悟。

可以看出,针对他学说提出的有根据的异议都仅仅是针对其假说本身 ——即针对提出假说之假设,而不是针对假说提出的假设——也就是只针对其命题,而不是针对其结果。他最没有根据的假设就是,在他明明理解原子是无限扩散在宇宙空间的情况下,他却假设原子朝一个中心运动。我已经阐明,在那种情况下不会有任何运动发生;因此拉普拉斯的这个假定毫无哲学上的根据,只是为了证明他想要证明的东西而必须提出的一个假设。

他最初的想法似乎是伊壁鸠鲁真实的原子和他同时代人假想的星之混合;这样,作为一个从古代空想和现代愚昧的混合论据中推演而出的精确结果,他的学说为我们展示了一种格外反常的绝对真实。实际上,拉普拉斯真正的力量在于一种几乎不可思议的直觉:——他依赖这种直觉;这种直觉也从不骗他:——而就宇宙起源星云学说而论,正是这种直觉引导蒙着双眼的他,走过了一条谬误的迷途,进入了一座宏伟辉煌的真理 之殿堂。

现在暂且让我们来想象——仅仅是想象——由太阳抛出的第一道环,也就是后来碎裂并凝结成海王星的那道环,实际上直到将形成天王星的那道环被抛出之时也没有碎裂;而这第二道环直到产生土星的那道环被抛出之时也完好无损;同样,第三道环也安然无恙地迎来了后来变为木星的那道环之分离——想象照此类推。总之,让我们想象直到将诞生水星的那道环最后被抛出,围绕太阳的所有环形物均尚未解体。这样,我们的脑海里就形成了一幅一圈圈同心环 共存的图画;现在看看这些同心环,再根据拉普拉斯的假说看看它们形成的过程,我们马上就会看出这与我前文所描述的原子同心层和原子被辐射的过程非常相似。若能测量一下抛出这一圈圈环形物每次所用的力——也就是说若能测量一下导致这一次次分裂的超过引力的矢量旋度——我们难道不可能发现刚才所说的相似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我们难道不可能发现——正如起初辐射原子的力一样——这些力与距离之平方成比例变化?